活動名稱:東山迎佛祖
活動日期:農曆正月初十日
傳承歷史:約一百五十年
活動類型:全程徒步
出發時間: 約零晨子時左右
所需時間: 約13~14小時
總路程:約23.4公里


 
  香路總里程 (觀看香路圖)

火山碧雲寺
(->0.5km)上坡右轉水火洞方向下坡處(->0.5km)左轉香路口(->1.6km)三求精舍(->1km)香路下坡終點(->0.1km)檳榔腳3號橋(->0.3km)檳榔腳2號橋(->0.5km)檳榔腳1號橋(->1.4km)六溪公廨(->0.3km)六溪三叉路(->0.1km)六溪1號橋(->0.3km)南勢仔文興宮(->0.6km)六溪秦元宮(->1.0km)弄仔內往六溪叉路口(->0.1km)弄仔內碧山宮(->0.2km)三重溪路口(->0.4km)三重溪(->0.9km)三重溪往六溪路口(->0.4km)石廟仔(->1.2km)檨仔坑王爺廟(->0.7km)檨仔坑出庄往山仔頂路口(->0.5km)山仔頂路口(->0.2km)山仔頂(->0.5km)山仔頂出農場路口(->1.4km)莿桐崎入庄(->0.8km)莿桐崎福興堂(->1.0km)竹圍仔入庄(->0.4km)竹圍仔(->0.3km)高速公路下(->0.6km)土庫代天府(->1.3km)中洲明聖殿(->0.4km)中洲橋(->.07km)崁仔頭保安宮(->0.7km)行祥橋(->1.1km)東勢34號民宅德昌街口(->0.2km)德昌街,育德街(0.4km)東山國小福德祠(->0.7km)達雲路2段、公園路口(->0.4km)中興南路口(->0.3km)達雲路、中興路口(->0.4km)東山碧軒寺

共計23.4公里
 
  活動源由
碧軒寺觀音佛祖(正二媽)原供奉於火山碧雲寺,為開基祖佛。東山鄉民經正二媽指示後,便迎請至東山並建立東山碧軒寺供奉。爾後東山鄉民為飲水思源,決定於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,以徒步方式,護送正二媽回碧雲寺過年。

翌年農曆正月初十日,東山鄉民以最虔誠的心,恭迎正二媽回駕東山碧軒寺,俗稱東山迎佛祖, 為南瀛重大廟會之一。
 
  活動簡述
農曆正月初九日的晚上,碧雲寺已是萬頭空巷,近千位信徒背著背包手持「暗八香」,挑著「馬草擔」,扶老攜幼陸續趕來,即使天空飄著山雨,山風略帶寒意,所有人臉頰卻毫無一絲倦容,反而神采奕奕,他們每年固定來到這裡,準備追隨佛祖回東山。「隴是佛祖媽保佑,平平安安,無病無痛」,這是所有人發自肺腑的心語。

正月初十日凌晨,在誦經聲中,碧雲寺和碧軒寺的主事者以及眾信徒上香祭拜後,東山佛祖起程回駕。深夜的山頂上,追隨的信徒已從碧雲寺山門跪成一條長龍,綿延700公尺,直至水火同源附近的一條叉路,恭候佛祖的神轎從他們頭頂掠過,這就是俗稱的「鑽轎腳」,隨後追隨佛祖神轎,近千人在幽邃的林間小路摸黑下山,時間是深夜兩點多。

「暗八香」的紅火彷彿山林裡點點移動的星光,信徒們的步伐在空谷中迴蕩,即使山路難行,但大家卻甘之如飴。

到了中午,碧軒寺廟埕早已鑼鼓喧天,人聲鼎沸,一頂頂神轎,一團團藝陣陸續來到廟前參拜,約下午四點多,佛祖終於回寺了,頓時爆竹齊鳴,信徒蜂擁而至。「暗八香」插在「香爐」,用最誠敬的心發願效法觀音佛祖大慈大悲的精神。

觀音佛祖回駕後,稍作休息,便立即遶巡東山市區各街巷(東山村、東中村、東正村),直到晚上11點左右才正式入廟安座。

另外自正月十一日起外巡轄境,包括整個東山鄉十六個村,以及白河鎮崁頭、六溪、河東、關嶺四個里,此外還南下高雄進行外巡。其外巡方式採庄與庄的密集接力,如此傳遞下去,直到農曆二月十九觀音佛祖聖誕日,才在前一天返回碧軒寺。
 
  徒步特色
自火山碧雲寺出發後,沿途均以山中竹林小路為徒步行程,整個香陣及隨香客穿梭於山林中,沿路涼風徐徐,伴奏著規律的鑼鼓聲,讓您備感身心舒暢,猶如散步於幽林小徑般,讓人解除通體束縛。尤其,鄉間人士特有的虔誠、親切與熱情,這樣特有的徒步經驗,保證會讓您回味再三。
 
  餐食狀況
出發行程前碧雲寺提供齋菜供信眾食用,中途至六溪里頭站、石廟仔、王爺廟等會供應葷素之點心。
 
  注意事項
1.正月初十約凌晨子時左右自火山碧雲寺起駕並徒步返回碧軒寺。正月初十佛祖回駕時,信徒需自行上山到火山碧雲寺會合,靜待佛祖起駕返回碧軒寺。回駕徒步時間約13~14小時。

2.由於佛祖回駕時間為零晨子時左右,此時氣溫較低,請各位隨香的朋友們要隨身注意保暖衣物的攜帶及自身物品的保管。
 
 
 
  指導單位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、台南市政府 | 主辦單位:東山碧軒寺
協辦單位:東山區公所、火山碧雲寺、竹仔港文興宮、東山等各宮、廟、堂、壇、會、各里辦公處及各機關、社區人民義工團體
螢幕解析度:1024X768 瀏覽器:IE6.0(含)以上 版權所有:番社庄鄉間文化工作室
地址:台南市東山區東山里218號 | TEL: 06-6801009